6月8日國際海洋節,台灣12處友善釣點及解除桃園市全境海岸等海域遊憩禁令,亦提升國家風景區與國家公園之無障礙空間。
記者許永傳台北報導
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今(2)天中午舉行,發言人羅秉成轉述蘇揆鼓勵國人向海外探險增強國力,並全面淨灘、開放海岸多元發展,迎接世界海洋日到來。
海委會副主委蔡淸標(上圖)表示,台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發展海洋得天獨厚,但過去卻未充分開放且疏於管理,凸顯我國在邁向海洋國家願景之策略仍需檢討精進;行政院自109年起繼推動「向山致敬」政策展現成效後,再以「淨海、知海、近海、進海」為四大政策內涵,推動「向海致敬」政策,請海洋委員會等13個部會偕同地方政府分工辦理重點工作。除清淨海洋外,亦已展現其餘三項政策內涵執行成果。
海委會綜規處處長沈建中(下圖)報告,規有關「知海」政策,政府建置「海域遊憩活動一站式服務資訊平台」,以提供民眾各類親海所需資訊及服務,包含遊憩景點查詢、海情海象、活動申請等內容,並轉型12處海巡廳舍為海洋驛站,作為推廣海洋教育場域,便利民眾知道海洋。

有關「近海」政策,設置台中港釣魚示範區等112處友善釣點及解除桃園市全境海岸等海域遊憩禁令,亦提升國家風景區與國家公園之無障礙空間及盥洗室設施品質,另增加漁港多功能使用達103處,讓全民扶老攜幼共享親近海洋之樂。
有關「進海」政策,政府考量從事海域遊憩活動有其風險,已建立海洋遊憩風險資訊平台(GO OCEAN),提供各類海域遊憩活動能力分級建議,亦督責保險業者提供海域遊憩專屬保險,俾建立民眾責任自主觀念及協助風險轉移,以鼓勵國人積極參與海洋活動。
海委會表示,經各部會共同努力,已達海洋開放、資訊透明、完善設施、深化教育、風險承擔之階段性成果,並強調6月8日是國家海洋日,也是聯合國世界海洋日,政府未來將結合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目標,持續精進「清淨海洋」與「開放海洋」工作,達成海洋台灣永續目標。(圖擷圖直播 新傳處提供)
一一一以下空白一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