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永傳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6)日主持「食安會報」表示,針對前日新北萬里海漂豬驗出非洲豬瘟一事,蘇院長指出,臺灣辛苦2年多,好不容易守住非洲豬瘟,現在發現非洲豬瘟陽性海漂豬,是不得了的事情,各部會應料敵從寬,絲毫不能大意。
蘇揆表示。去年發現金門牛結節疹處理情形為例,當時一發現異狀,政府立即緊急聯繫國際組織,取得1萬劑疫苗並以軍機載運疫苗到金門,調集全國獸醫師協助施打疫苗,才防堵住疫情擴散。
這次發現臺灣本島首例海漂豬有非洲豬瘟,院長指示農委會除了發現地周遭的養豬場要持續嚴密監控、嚴格禁止一定範圍內的養豬場人員及車輛移動外,也要結合各地農業局等單位及人力動起來,加強檢查,逐一訪視所有養豬場,並緊盯所有屠宰場是否有可疑情形。蘇院長也請經濟部立即督導台糖公司仔細嚴查所屬豬場豬隻,不能有任何疏漏;海巡署也要加強沿海查緝,以及漁船、船員安檢作業;內政部警政署在臨檢時,需加以留意運豬車是否有異狀。每個單位都務必要做好區塊防堵。
蘇院長很感謝所有撥冗參與會議的委員及外部委員,共同為食安工作努力。院長強調,國家要做的事方方面面都要顧到,例如現在百年大旱,需限水抗旱。一個國家的進步、一個社會的進步,其實是循序漸進,很難一蹴可幾或一步到位,感謝大家從各方面給予指教,讓國家更好。
在聽取農委會報告「推動肉品冷鏈升級及精進屠宰場衛生安全管理之規劃及成果」及衛福部「豬肉產品邊境查驗及後市場稽查抽驗成果」報告後,蘇院長指出,我國因口蹄疫拔針成功,豬肉或相關製品可出口到世界許多國家,而為拓展國際貿易,排除與美國間的貿易障礙,臺灣依國際標準,開放含一定容許值的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同時投入128億元養豬基金,從養豬場、運輸車輛,以及屠宰場、販售攤位的肉攤溫控,一路做好管理,要為國人的健康把關。
蘇院長進一步指出,政府也實施豬隻死亡強制保險,若豬隻在畜養或載送過程死亡,則以增加保費補助方式,降低養豬農風險;另載運豬隻車輛均裝設GPS定位,清楚掌握其位置及動向;也提升整體屠宰場設備,110年先在全國10個屠宰場同步進行,請農委會和地方政府務必嚴格做好把關工作。此外,政府再投入4年84億元,讓農漁畜設備、冷鏈、技術等全部到位。
蘇院長表示,自今(110)年1月1日新制實施後,民眾可透過「豬肉儀表板」查詢進口豬的數據,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臺灣進口的豬肉並無明顯落差,且都沒有檢驗出含萊克多巴胺。除了進口商對外宣示不進口萊豬外,政府也強調「萊豬不來、有萊必追」,政府的網站資訊公開透明,同時擴大肉品抽驗、加強產地標示,衛福部查核至今已超過3萬家業者,從海關到廚房到餐桌,嚴格為國人的食安把關,請國人放心。
針對委員建議「行政院統籌建置跨部會的農地與灌排水污染農作物影響食安之調查系統,以利污染源監控,強化國家食物安全風險體系之基礎」提案,蘇院長請農委會、經濟部及環保署等相關部會透過年度監測計畫,以及相關跨部會會議進行檢討,並讓各界容易查詢相關資訊,且要即時監控,防止農作物被污染的情形發生,以加強食品安全。(圖 新傳處提供)
一一以下空白一一